处理成本高昂、处罚边界模糊、监管漏洞众多……在过去,大量工业危险废弃物通过地下黑市交易被层层转包,最终通过暗管直接倾倒在废弃矿井、江河中,成为环境治理难题中的顽疾。然而,去年出台的“史上最严”新《环保法》,让这个在过去很少为人关注的领域——危险废弃物(以下简称‘危废’)处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一抹天色烟雨中,青山绿水岸花红”的江南腹地苏州,制造业的高速发展让居住在这里的市人大代表顾彩琴对工业危废处置产生关注。在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她向大会提交了一件“关于规范汽修行业及工业企业危险废弃物处置的建议”,建议有关部门结合苏州实际情况,加大对工业危废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收集、储运和处置体系。
【记者调查】废矿物油全部得到安全处置
废矿物油属《国家危险废物名录》HW08危险废物类,具有易燃、毒性等性质,未经妥善处置会严重污染土壤、水环境。
在一些地方,废矿物油的非法收集、储运、加工、使用环节都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环境危害。“土炼油”工艺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加工形成的“土炼柴油”属于非标柴油,出售给地下加油点,个别民营加油站也存在勾兑掺混销售的现象。
记者从市环保部门了解到,2015年,苏州共计3920家工业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纳入申报范围,危险废物产生量总计达91.97万吨。其中,产生废矿物油的工业企业有1478家,产生量1.38万吨。
目前,我市共有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企业83家,核准能力合计177.9万吨,其中处置能力35.6万吨/年、综合利用能力143.3万吨/年。其中,废机油综合利用企业有3家,总能力为8.43万吨/年。
2015年,产生的91.97万吨危险废物分别由产生企业自行处置、利用10.24万吨,委托处置、利用80.49万吨,贮存1.24万吨组成。其中,产生的1.38万吨废矿物油全部得到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
但与此同时,记者从一位省级人大代表处了解到,危废底数不清、企业环境意识不强、协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仍然为我省的废矿物油处置提供了产生潜在管理漏洞的可能。
这位人大代表告诉记者,我省生产型企业数量大,保养维修、拆解企业多,产生的废矿物油等危险废物种类多、数量大。
工业企业及保养维修、拆解企业法定代表人作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问责制度尚未全面落实。
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涉及环保、交通、公安等部门,也涉及产生地及处置地,需要多地配合、多部门信息互通。当前,协同监管机制尚未健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代表建议】完善危废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为此,在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顾彩琴向大会提交了一件“关于规范汽修行业及工业企业危险废弃物处置的建议”,建议有关部门结合苏州实际情况,加大对工业危废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收集、储运和处置体系。
顾彩琴建议,应该进一步要求企业在质监部门明确登记产品中含有的所有主要物质,并明确说明产品的适用范围,建立较为完备的责任溯源机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完善危废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强化企业入市申报数据的主体责任,做到去向可追踪、责任可倒查。
当然,关键的措施还是要提高执法的效率和效果。她认为,工业危废认定本身不难,难在法院认可的有资质认定机构较少,国家对此宜尽快授权一批新机构有认定危废的资质,并缩短认定周期,保证环保执法及时到位。
不止如此,下一步需要加强相关部门间的联合执法。长期以来,量大、类多、成分复杂是工业危险废物管理的难点,而执法力量薄弱、能力不足更是现实问题。
以公安和环保为例,她分析指出,公安机关和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取证方式差异较大,对此宜进一步明确在处理危废案件时,探索两部门联合行动,发现线索后,两方先期共同联合出勤摸底,各自根据需求取证,完善证据链,形成对危废物倒卖和倾倒行为的威慑。
在顾彩琴看来,这个过程中,要明确环保系统内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管理、监测、监查、应急、宣教等部门的危废管理职责,加强内部协调,实现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
【部门回应】将形成全过程监管体系
为此,记者带着代表的建议来到了市环保部门。据介绍,我市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整治由来已久。其中,2015年全市抽查企业822家,对3起涉嫌构成犯罪的危险废物违法行为,依法移送司法部门。
此外,苏州积极落实关于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单位信息公开要求,各单位均在厂区明显位置设置显示屏,将炉温、烟气停留时间、烟气出口温度和一氧化碳等数据实时发布,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记者还从市环保部门了解到,我市将全面推进汽修行业危险废物规范化整治,
以危废规范化管理工作为抓手,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动汽修行业危废规范化整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危废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如实申报危险废物产生种类和数量,制定危废管理计划。
同时,做好危废分类贮存,贮存场所规范建设,设置包装容器标签和贮存场所警示标志。建立危废出入库管理台帐记录。危废必须交由有资质单位合法处置,对接受单位资质进行严格审核,转移过程及时填报转移联单或进行网上报告。
环保部门将加强与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进一步明确分工,建立信息共享、联合行动机制,协同推进,形成覆盖汽修行业危废产生、贮存、运输和处置的全过程监管体系。